IMG_2315.JPG

 

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曾經在路上、大賣場或其他地方,看到家長大聲斥責怒罵或動手打孩子

這樣的狀況我不知道已經看過多少回~

現在的父母生活壓力大、大部分都是雙薪家庭,夫妻都需要工作來貼補家用、維持更好的生活品質

而現在的孩子一代比一代更聰明,接收的資訊更加多元化,不像以前我們小時候都是乖乖牌、少有主見

孩子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、更懂得表達自己的立場,但有時候表達方式錯誤或是冥頑不聽勸的時候,父母還是要適時的教育

雖然現在總是提倡愛的教育,但適當的體罰是可以被接受的,只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教育孩子真的適合嗎?

其實能體會每個父母親都會有情緒,只是抒發的方式與教養的態度也是需要審慎思考,

我們也都不喜歡別人在大庭廣眾的場合被如此對待,何況是年幼的孩子、現在的孩子普遍思維超前早熟,

獨立思考的能力與自尊心也都跟著越來越明顯,

孩子犯錯~出門在外要教育他的同時,也應該要顧及孩子的感受,父母要有同理心對待自己與孩子,

可帶至一旁給予教導與溝通,保留給予孩子表達承認錯誤的機會,同時也維護孩子的自尊心,

讓他們更能夠接受父母親的教育方式,更能夠敞開心房與父母溝通,不會產生更多的排斥與抱怨,

父母親也可以減少與子女之間的紛爭,不管是什麼年齡層,大家都是一個個體、需要被尊重 、被理解 、被傾聽、被原諒,

父母的高EQ能夠化解很多與子女之間的問題,孩子對的時候要讚美表揚、錯的時候要規勸溝通,

不能不分青黃皂白的打罵、眾目睽睽下的辱罵都是不當的教養行為

也許當時理智線斷了~無法忍受~

但發了脾氣又如何?當下問題不會被解決,站在孩子的角度與立場,心理上已經造成了不少的影響與壓力

若次數頻繁父母依然故我,長久下去親子之間的關係會越來越有隔閡與距離

一旦與子女產生了疏離感與溝通障礙,要回到原本的狀態並非易事

 

生孩子容易,教育孩子難!!!!

生孩子只要痛一次,而教育卻要一次一次的不斷磨合、改進、調整

教育孩子的同時,父母也不斷的修教育學分,為了孩子好、更為了培養與孩子的情感

我自己的兒子從2歲多開始就有明顯的自尊心,

有回老公在娘家對他大聲斥責,他竟難過的嚎啕大哭,平時這孩子是很少有大哭的舉動

我理解他的不安與感受,趕緊跟老公溝通,就算要教育當下反應也不該過激

連一個30幾歲的大人也討厭如此,2歲多的孩子呢? 亦是!

 

我們都是頭一次當爸當媽,若曾經有這樣行為的爸媽們

不妨調整一下方式,給孩子更多的空間~~

父母與孩子都能同時獲得成長與進步,善用智慧解決親子之間的矛盾與問題

更能拉近親子間的距離,相親相愛不是更好嗎?

 

下次若遇到家長在外大聲打罵孩子時,我們無權干涉每個父母的教養方式

只能少雙關切與湊熱鬧的眼睛,避開視線繞道而行、不看不聽,別再造成孩子的二度傷害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I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